9月20日,以“新茶饮·珠遵造”为主题的2025珠遵协作新茶饮供应链发展大会(下称“大会”)在贵州遵义举办,粤黔两地政府代表、两院院士、国家级行业协会负责人、科研院校专家以及全国新茶饮头部企业负责人等3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大会聚焦“协同升级、融合升级”广升网,推动珠遵新茶饮产业链实现更深层次的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打造东西部产业协作新标杆。
日前,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赴贵州考察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时提出“五个要”,此次大会,正是“题中之义”: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重点,以“造血式”支持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用心用情让群众实现就业、增收、致富。一杯珠遵新茶饮的崛起,不仅是传统茶产业拥抱新消费的破壁实践,更是粤黔东西部协作从"输血"到"造血"的进阶答卷。
顺势而为
从 “黔茶出山” 到 “粤黔共造”
喜茶用遵义湄潭翠芽打造“超级植物茶”,单月销量突破350万杯;茶颜悦色以遵义红茶调制“武陵红韵”,引得消费者排队数小时;从东部地区引进到遵义的新茶饮供应链企业,仅贵州春水堂茶业一家,就实现了与全国100多家新茶饮品牌公司、10万余家门店建立长期供应合作关系,开发数百款新茶饮产品……200万亩“鲜、香、浓、醇”的遵义茶,兼具名优茶与原料茶的优势,在新茶饮消费市场受到广泛欢迎。
其实广升网,粤黔协作珠海·遵义创造性提出在遵义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成立全国新茶饮供应链联盟(筹),擦亮“珠遵新茶饮”新名片,也才过去一年时间,市场响应却令人惊喜:2024年,遵义新茶饮产业集群总产值达7.1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8月全市新茶饮产值7.2亿元,全年有望突破10亿元。
群众期盼、产业期待的热情可见一斑。粤黔两地却有着对市场的“冷思考”:新消费时代,农产品销售不能只有大声吆喝的传统思路,农业正步入“工业化”,还得主动深入研究市场,抓紧新的消费增长点,顺势而为实现协同发展。
“新茶饮不仅是饮品,更是传统茶业价值重构的关键纽带。”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在大会上如是说。中国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尹军峰指出:“新茶饮本质是面向年轻人的‘工业化时尚消费品’,原料必须实现从种植、采摘、加工到仓储物流的全链条工业化整合。”
机制破壁
“三链融合”重塑“农头工尾”
大会现场,贵州沃丰茶业、中香生物(上海)、珠遵新茶饮研究院等12家企业签约12个产销项目,总金额达1.12亿元,涵盖原料供应、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领域。
茶香飘于山高。如何让珠遵新茶饮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进而重塑“农头工尾”的产业格局?珠遵两地携手躬身入局:
——筑牢产业链“新基建”。支持建设遵义凤冈县粗制茶加工示范中心和湄潭县精制茶加工示范中心广升网,前者解决了夏秋茶鲜叶“保鲜难”的“最初一公里”问题,后者则以年产精致茶1.8万吨的产能,填补了规模化原料供应的空白;大会上,新茶饮供应链交易平台正式发布,贵州新茶饮大宗原料茶交易平台同步上线,进一步整合原料茶上下游资源。
——激活创新链“最强大脑”。由珠海农控集团牵头成立的珠遵新茶饮研究院,汇聚了院士、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组成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联合编制的《贵州新茶饮原料茶 精制绿茶》团体标准,成为国内首个新茶饮原料茶专项标准;研发“夏秋茶提质加工技术”,使夏秋茶苦涩度降低40%,香气物质保留率提升25%;2024年以来,开展培训56场,培养新茶饮审评师、茶艺师等专业人才1200余人。
——引来资金链“金融活水”。珠海累计投入逾8707万元,重点支持加工中心建设、技术改造和品牌推广,实施东西部协作新茶饮项目30余个,现有68家企业加入新茶饮产业集群;本次大会上,贵州湄潭农村商业银行、贵州银行湄潭支行向春水堂茶业、遵义茶叶交易中心等企业授信超3亿元。
从政府专项资金的精准滴灌,到社会资本的踊跃投入,再到金融机构的坚定支持,“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的建设成果已经形成了影响力,吸引了全国产茶区和全国新茶饮品牌的高度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说。
价值深耕
从"单一协作"到"全域共创"
“供应链大会,我们文旅行业也来参加需找机会。”仔细翻开本次大会参会名单,会发现与会者不乏来自文旅领域等看似“行业外”企业。
受邀企业在会上热烈互动,寻求商机。发出邀请函的珠遵两地有更深一层考虑:“珠遵新茶饮”不能是一锤子买卖。产业链越长,产业的生命力就越强。
在遵义市湄潭、凤冈2县6镇,珠遵协作整合万亩茶海、红色教育基地等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培育研学旅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2024年至今,吸引107万人次到特色带村开展乡村研学旅游,带动乡村发展民宿酒店、餐饮42家,实现年产值1800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与此同时,品牌生命力正蓬勃生长:2024年以来,“珠遵新茶饮”品牌在华北、华东、华南、成渝等国内核心消费区域开展推介活动;众多新茶饮产品亮相澳门国际文化美食节(横琴站)、中国航展等活动;联动网红博主、奥运冠军、业界大咖等,实现百万流量级的创意传播;“珠遵新茶饮”区域品牌,成功入选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2025我喜爱的中国品牌案例”。
目前,珠遵新茶饮产业已带动湄潭、凤冈两县2536户、9130名茶农增收,人均年收入达1.1万元。
从 “单一产业协作” 升级为 “全域价值共创”,正是粤黔协作 “功夫在诗外” 的最好注解:协作不至于表面的资源流动,而在于深层的机制创新和生态构建。山海相拥间,一杯茶的故事正续写着东西部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撰文:王富迪
来源:南方农村报广升网
熊猫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